法学院涉外法治实验班创新育人结硕果,助力“挑战杯”国赛卫冕

时间:2025-11-11浏览:19设置

在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(下称“挑战杯”竞赛),法学院由金佩瑶同学负责,刘紫嫣、赵浠琪、史卓鑫、孙雯晴、陆如意、刘明芹、马成龙同学参与,李文吉、菅从进、徐韦华老师指导的作品《从治罪到治理:轻罪治理视域下帮信罪治理体系的构建——基于2967份裁判文书、3948位相关人员的调研》荣获全国主体赛特等奖,成功卫冕。值得关注的是,获奖团队成员中,包括项目负责人及排名前五的成员,均来自法学院23法15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这一佳绩,是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效的集中体现。

精耕细作,夯实专业根基

学院始终为实验班配备优质师资,实施系统化、小班化教学。以优秀指导老师李文吉为例,他为该班完整讲授一年刑法课程。持续深入的教学互动,为参赛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,培养严谨法律思维与敏锐问题意识,为参与高水平竞赛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赛教融合,实践检验真知

此次获奖真切诠释了学院“以赛促学、赛教融合”的育人理念。作品聚焦帮信罪治理的前沿问题,运用实证研究等方法,展现了团队成员将课堂所学与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,实现了理论知识向解决复杂现实法律问题能力的有效转化。此外,涉外班学生还积极参与了贸仲杯、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、WTO模拟法庭、理律杯等高规格竞赛,展现了基地涉外法治人才的实战能力。

法学院适应国家涉外法治发展战略,大力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改革,分别设立本科生和研究生涉外法治实验班,与大国重器徐工集团等跨国公司合作成立涉外法治实践基地,创办涉外法治研究院,获批江苏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基地,积极参与国内外高水平涉外法治专业竞赛。此次荣获“挑战杯”竞赛主体赛特等奖,是对涉外法治实验班建设成效的高标准检验。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改革,完善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体系,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贡献更多力量。

(一审:李海嫚,二审:张杰,三审:张峰振)





同栏目信息

热点信息

Copyright © 2016 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版权所有,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:221116 电话:0516-834031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