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7月5日,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、院长夏锦文教授应邀到法学院作了题为“法科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”讲座。本场讲座由法学院菅从进院长主持,学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与了本场讲座。
夏锦文教授首先对“科研是一种能力”这一论断进行了细致论述。夏教授指出,科研不仅是知识之学,更是经验之学,科研能力很难通过阅读几本书便可以获得迅速提升,科研能力是一种阅历,它需要以长期的学习过程作为基础。具体而言,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如下三条路径:其一,充分训练。本科生需要不断地学习,研究生需要在导师指导下开始展开研究工作,博士生则需要自己选定题目开展独立研究,这是学生成为大学教师必须经历的阶段。其二,反复实践。不断地写论文、改论文,是科研能力稳固提升的基础。其三,充分体悟。只有不断思考,才能在某一偶然的时刻恍然大悟,突破论文写作的障碍。上述三点要求教师之间应展开定期交流,如开展学术沙龙、读书会等等,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。
随后,夏锦文教授从“何谓”“为何”“如何”三个角度对“法科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”展开了分析。关于何谓科研能力,夏教授指出,科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,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,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,它是一个人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,是个人发现问题、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具体来说,科研能力包括了良好的阅读能力,强烈的问题意识,以及厚实的文字功底,这就要求大学教师应当作到三个“无时无刻”,即无时无刻不在读书、无时无刻不在思考问题、无时无刻不在写论文。关于为何要提升科研能力,夏教授指出,这是大学基本功能的要求。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开启了人类对神学、法学、医学展开系统教学的先河,教学成为了大学与生俱来的基本职能;而自德国的洪堡提出大学应当进行科学研究之后,科研就成为了大学的第二个基本职能。因此,大学教师都必须具备科研的能力。关于如何提升科研能力,夏教授认为,这需要做到坚持不懈地阅读,不断思考,以及善于用心体悟。
此次讲座氛围活跃,夏锦文教授风趣幽默的讲授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。讲座结束后,夏教授与学院师生进行了热烈互动。师生纷纷表示,受益匪浅。最后,菅从进院长对本场讲座总结,对夏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,并激励青年教师要多多思考,开阔思路,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并努力转化研究成果。